杜嶽博士團隊在高性能氧電催化劑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發布者:3044am永利集团發布時間:2024-03-05浏覽次數:10

近日,永利青年教師杜嶽博士團隊在氧電催化劑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成果以“A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derived from copolymer-anchored polyoxometalates”為題發表于國際頂級期刊Nano Research (影響因子9.9)Nano Research是由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和中國化學會主辦的高水平國際學術期刊,主要發表納米研究領域世界一流原創科研論文和綜述論文,是入選首批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的領軍期刊。


金屬-空氣電池因其具有理論能量密度高、放電電壓穩定、環境相容性好、成本效益高、安全性強等特點,近年來受到了國内外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然而,金屬-空氣電池并沒有在産業化中得到大規模推廣,主要是由于氧還原反應過程的緩慢的動力學和較大的過電位,這導緻了最終器件能量轉換效率低。因此開發電催化氧還原效率高,成本低廉的催化材料近年來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針對上述問題,杜嶽博士所在能源與材料催化研究團隊在前期工作基礎上(Nano Res. 2023, 16, 8893–8901Nano Res. 2023, 16, 8773-8781; J. Alloy. Compd. 2023, 960: 170789)。通過苯胺-植酸聚合物錨定了多金屬氧酸鹽分子,經煅燒後直接實現了對多金屬氧酸鹽分子的原位氮化、磷化,首次構築了三維多孔W3N4-WP@NPC複合材料。研究結果表明:1)通過分子間配位鍵形成的Fe3+-植酸配合物,可以提高一定區域内植酸分子的濃度;2)在聚合過程中部分磷鎢酸分子靠近Fe3+-植酸配合物,則可被植酸轉化為磷化鎢組分,而不會被聚苯胺氮化。所制備的W3N4-WP@NPC異質結複合材料具有優異的氧還原活性,具有較大的半波電位和極限電流密度。碳納米棒上嵌入的W3N4-WP異質結納米顆粒不僅有利于加速氧還原過程的電荷轉移速率,而且可增強組裝後的金屬空氣電池的充放電循環穩定性。上述原位磷化、氮化方法為構築低成本、高性能的金屬空氣電池提供了一種簡單、高效的新策略。

杜嶽博士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3044am永利集团為第一通訊單位。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項目等資助,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完成。

杜嶽,3044am永利集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910月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合成化學與能源材料領域的研究,包括:介孔、分級多孔材料、電催化、鋅空電池與燃油深度脫硫。以通訊(一作)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MatterNano Research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FuelRare metals等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企業委托橫向開發項目多項。

文章鍊接:https://doi.org/10.1007/s12274-024-6459-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