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8日,應3044am永利集团邀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餘羅教授來永利開展講學交流活動。上午10:00,餘教授在産教融合中心24424室作了題為“電解水催化劑的結構設計與性能調控”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王秀章教授主持,3044am永利集团和化學化工學院師生代表聆聽了此次報告。
電解水制氫是零碳排放的制氫技術,被認為是綠氫生産的最終方向。針對電解水制氫成本高的問題,餘羅教授對高效廉價的非貴金屬電解水催化劑進行了系統研究,并分享了其團隊近期在電催化劑的結構設計和性能調控的系統性工作,包括研究揭示了異質原子摻雜對催化劑電子結構的調控機制,實現反應物種的選擇性吸附和活化;構建三維分等級核殼結構調控催化劑的活性位點和傳質效率,實現大電流密度下活性和穩定性的大幅提升;在異質原子摻雜和核殼結構設計的策略指導下,團隊進一步研發多種經濟高效制備納米催化劑的方法,實現高性能廉價電極的規模化可控制備
學術報告後的交流互動環節,在場師生踴躍提問,餘教授耐心解答了師生們的提問,并就相關科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解答。此次報告會學術氛圍濃厚,不僅為青年教師們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思路,而且也極大地激發了師生們的科研熱情。
專家個人簡介:
餘羅,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3和2018年在華中師範大學分别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期間2016-2018年在美國休斯敦大學Zhifeng Ren課題組做聯合培養博士,2019-2021年繼續在Zhifeng Ren課題組做博士後,2021-2022年在香港中文大學Jimmy C. Yu課題組完成第二站博士後。主要從事電解(海)水制氫的機理與應用研究,涉及非貴金屬基電極材料和器件的設計與開發。以第一/通訊作者身份在Nat. Common.、PNAS、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等期刊發表SCI論文30餘篇,被國内外同行引用超過6900次,h指數41。連續兩年(2021、2022)入選全球前 2%科學家榜單;授權發明專利9項,其中3項實現商業應用。